大气环境污染研究 在唐孝炎院士的指导下,2007年在郑州市科技局经费的支持下开始建立大气环境实验室,开始区域大气环境污染研究、2009年PM2.5和灰霾的监测和研究,我们是河南省最早研究PM2.5 的机构,近几年为地方政府提供决策技术支撑和公众媒体咨询。 我们的研究包括: 1. 围绕雾霾与光化学烟雾形成机制和雾霾形成的主控因子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以下研究: Ø 通过观测和模拟研究雾霾与光化学烟雾演变特征及成因,大气氧化能力变化对臭氧和PM2.5长期趋势的影响,探索雾霾和光化学烟雾形成的主要原因; Ø 研究大气污染演变的关键气象过程,掌握局地和区域关键气象条件对重污染的形成影响; Ø 为找准大气PM2.5爆发性增长的主控因子,为确定污染减排与空气质量改善之间的响应关系提供理论基础。 2. 围绕城市与区域环境空气臭氧污染状况与成因来源关键科学问题,开展以下研究: Ø 通过统计分析进行臭氧污染水平及时空变化及污染演变过程的气象过程及气象条件研究; Ø 基于在线观测和模型模拟研究臭氧生成大气物理化学过程、主控前体物敏感性和污染传输影响,诊断臭氧污染的成因; Ø 基于在线和离线观测研究污染关键前体物不同种类VOCs浓度水平及时空分布特征、臭氧生成潜势及来源解析,确定VOCs重点控制物种; Ø 基于排放源清单的臭氧关键前体物不同类别污染源VOCs的排放特征及对臭氧生成贡献,明确VOCs排放源控制重点。
2017年河南省8h-max-O3, NO2空间分布 3. 围绕城市与区域大气污染物排放源特征及排放源清单建立,开展以下研究: Ø 通过现场测试和实验室分析,识别区域典型工业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征和PM、VOCs化学物种构成,进行本地排放系数研究; Ø 通过隧道实验、路边实验、台架测试,识别交通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因子和源成分谱; Ø 基于统一污染物排放源分类,采用统计分析-数学模型-地理信息系统综合进行排放源清单定量表征方法、高分辨率时间与空间网格化分配、基于化学成分谱组分排放及动态更新等研究,包括电厂、工业、交通、农业、运输存储、扬尘源和天然源等。为区域大气污染综合管理和空气质量改善提供基础支撑。 4. 以本地化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为基础,采用WRF-CMAQ模式,结合在线数据系统,开展以下研究: Ø 模式模拟与预报预警:在本地化排放清单的基础,历史的及未来的污染物浓度进行模拟分析和预测预警; Ø 动态排放清单与减排政策研究:结合在线数据系统和减排政策,建立动态污染物排放清单,研究不同政策方案对污染物浓度的实时影响; Ø 污染物溯源及污染物过程分析研究:采用溯源分析技术,研究不同来源对污染物浓度的贡献;将模式模拟结合源解析结果,研究不同过程对具体点位污染物浓度的贡献。 |